在信贷政策方面,对未取得合法手续的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建设项目,《指导意见》要求一律不得放贷、发债、上市融资。
自贸区扩大金融、航运、商贸、文化、社会和专业服务等六个领域开放,民营企业将获得更多商机只是部分银行因为准备材料不齐全,无法赶上第一批获批。
但理财周报记者从现场看到的情况是,除银行之外的大多机构显得有些意兴阑珊。虽然招商银行的总部不在上海,但是招商银行在国内开办离岸业务最早,在全球现金管理方面,具有满足不同类型跨境经营企业需求的领先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能力。其也透露,这两天来咨询的金融机构人士非常多,其实接下来自贸区会与上交所、深交所和黄金交易所有一些项目的合作,他们可能是看中了这个。外资行方面,市场普遍看好的汇丰、渣打、东亚均未入围,花旗、星展俨然成了黑马。对于目前市场对于自贸区金融改革的热情和期待,上述行业分析师表示,金融改革会有所突破,其中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项。
税收方面没有优惠,我觉得能够吸引他们进入的应该是准入门槛吧,比如华安的子公司,只要3000万元就可以成立。据知情人称,华侨银行、澳新银行等中小外资银行正在积极寻找合资的伙伴。从行业来看,能源与金属行业的比重最大,从2005年到2013年上半年对外投资额达3011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70%。
私营企业正放眼海外,期待攫取销售渠道与品牌投资以及扩张核心业务的更多机遇。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趋势有望延续。从全球来看,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创历史新高,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在2013年的并购活动中,与去年相比,因录得九宗超过1亿美元的交易,采矿与公用事业行业的投资额在今年头八个月呈大幅增长趋势。
为实现技术革新和以提升自我创新能力来提高生产率,走向全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举。投资者需要注意最新的税务立法发展,并且对于相关国家与中国税务考量的相互影响具有很好的认识,蔡伟年补充说,专业人员从早期阶段开始参与能够降低风险,让投资者受益更多。
安永交易咨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管合伙人吴正希说,不管是在交易数量还是交易总额上,资源(能源与采矿)行业仍然占据首位。例如,许多国家正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以使得本地经济更具竞争力,同时也有许多国家正在应对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对于激进的税收筹划课以更严厉的处罚。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观察到税务筹划在海外投资的架构设计中扮演日趋积极的角色。在说明税务筹划的关键成功因素时,安永大中华区国际税务服务合伙人蔡伟年表示税务筹划已经成为海外投资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截至2013年上半年,北美、欧洲与亚洲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三大目的地。未来几年,中国对于农业、技术与消费品行业的投资将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史无前例的增长。农业与技术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涨幅巨大,占2013年上半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5%,而这一比例在2009年为4%为此,美国页岩气革命和美洲能源供给新轴心的崛起堪称日本确保其能源安全的一大机遇。
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日本不得不更多依赖火力发电,在2012年度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达到88.3%,创历史新高。迄今日本的石油、天然气进口来源仍多在中东地区,日本石油进口对中东地区的依存度从1973年度的78%上升到2012年度的83%,其中经由或可能被战云笼罩的霍尔木兹海峡进口的石油占石油进口总量的比例高达80%。
作为严重缺乏化石能源储量的资源小国,日本的能源消费高居世界第四位,其所需石油的99.7%、煤炭的97.7%、天然气的96.6%都依赖进口。美国近年来由于经济不景气而削减了对可燃冰研发的经费投入,而日本政府却始终坚持巨额研发投入,日本开采可燃冰技术的进展迅速引起美国的关注,美国曾提出要与日本结成能源资源同盟。
因此,日本政府在具有本质安全的第四代核电反应堆开发成功以前,继续坚持发展核电的政策必然存在很大风险,但完全关闭核电站意味着日本的能源自给率降到区区的4.3%。然而,近年来美国页岩气革命和美洲油气资源新轴心崛起,将大有助于日本逐步减少对中东地区等不稳定地区的油气进口的依赖,对确保油气资源的运输安全也很有利。现在,有一种机遇或可能帮助日本摆脱两难境地,这就是可燃冰的开发。此外,日本核电所需的铀也几乎全部依靠进口,日本包括核电的能源自给率达19.7%,除去核能的能源自给率只有4.3%,在发达国家中最低。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冯昭奎撰文:纵观太平洋两岸,西边是可燃冰革命,东边是页岩气革命。不久前,日本政府提出了对日资源稳定供应国的概念,美洲能源供给新轴心的崛起将使日本有机会通过比较稳定的太平洋能源运输线增加从美国、加拿大等对日资源稳定供应国的能源进口,同时减少从不稳定供应国经由不太稳定的能源运输线(例如经常有海盗出没的马六甲海峡等)的能源进口,以便更有效地维护其能源安全。
然而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据专家预测,今后30年以内,在人口稠密、产业高度集中和发达的南关东地区发生七级地震的概率为70%。目前,日本一方面加大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特别是发电燃料结构中的比重,另一方面紧傍美加澳等能源富国,积极谋求从美加澳进口或扩大进口液化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这使得日本处于一种两难选择之中:发展核电有核电本身的安全风险,不发展核电则有能源自给率过低导致的风险。当前,日本能源安全的一大风险就是对于政治和治安形势不稳的中东地区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过高。
纵观太平洋两岸,西边是可燃冰革命,东边是页岩气革命,日美两国的所谓能源资源同盟如果得到落实,不仅可能为日美两国的能源安全注入正能量,甚至可能对整个国际能源格局乃至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福岛核电站事故虽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反核电浪潮,但并没有让日本政府和有关专家对核电事业感到绝望,在今后一个时期,日本将可能在把握国民心理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增加启动一些安全性得到确认的已有核电站,并积极出口日本的核电技术和设备。
据日本有关机构测算,日本近海的可燃冰储量相当于日本国内约100年的天然气消耗量,可燃冰因而被日本能源界视为最有前景的新一代能源资源。日本能源安全的另一大风险是核电的风险不久前,日本政府提出了对日资源稳定供应国的概念,美洲能源供给新轴心的崛起将使日本有机会通过比较稳定的太平洋能源运输线增加从美国、加拿大等对日资源稳定供应国的能源进口,同时减少从不稳定供应国经由不太稳定的能源运输线(例如经常有海盗出没的马六甲海峡等)的能源进口,以便更有效地维护其能源安全。当前,日本能源安全的一大风险就是对于政治和治安形势不稳的中东地区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过高。
据日本有关机构测算,日本近海的可燃冰储量相当于日本国内约100年的天然气消耗量,可燃冰因而被日本能源界视为最有前景的新一代能源资源。纵观太平洋两岸,西边是可燃冰革命,东边是页岩气革命,日美两国的所谓能源资源同盟如果得到落实,不仅可能为日美两国的能源安全注入正能量,甚至可能对整个国际能源格局乃至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现在,有一种机遇或可能帮助日本摆脱两难境地,这就是可燃冰的开发。福岛核电站事故虽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反核电浪潮,但并没有让日本政府和有关专家对核电事业感到绝望,在今后一个时期,日本将可能在把握国民心理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增加启动一些安全性得到确认的已有核电站,并积极出口日本的核电技术和设备。
这使得日本处于一种两难选择之中:发展核电有核电本身的安全风险,不发展核电则有能源自给率过低导致的风险。迄今日本的石油、天然气进口来源仍多在中东地区,日本石油进口对中东地区的依存度从1973年度的78%上升到2012年度的83%,其中经由或可能被战云笼罩的霍尔木兹海峡进口的石油占石油进口总量的比例高达80%。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冯昭奎撰文:纵观太平洋两岸,西边是可燃冰革命,东边是页岩气革命。美国近年来由于经济不景气而削减了对可燃冰研发的经费投入,而日本政府却始终坚持巨额研发投入,日本开采可燃冰技术的进展迅速引起美国的关注,美国曾提出要与日本结成能源资源同盟。目前,日本一方面加大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特别是发电燃料结构中的比重,另一方面紧傍美加澳等能源富国,积极谋求从美加澳进口或扩大进口液化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此外,日本核电所需的铀也几乎全部依靠进口,日本包括核电的能源自给率达19.7%,除去核能的能源自给率只有4.3%,在发达国家中最低。
日本能源安全的另一大风险是核电的风险。然而,近年来美国页岩气革命和美洲油气资源新轴心崛起,将大有助于日本逐步减少对中东地区等不稳定地区的油气进口的依赖,对确保油气资源的运输安全也很有利。
然而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据专家预测,今后30年以内,在人口稠密、产业高度集中和发达的南关东地区发生七级地震的概率为70%。因此,日本政府在具有本质安全的第四代核电反应堆开发成功以前,继续坚持发展核电的政策必然存在很大风险,但完全关闭核电站意味着日本的能源自给率降到区区的4.3%。
作为严重缺乏化石能源储量的资源小国,日本的能源消费高居世界第四位,其所需石油的99.7%、煤炭的97.7%、天然气的96.6%都依赖进口。为此,美国页岩气革命和美洲能源供给新轴心的崛起堪称日本确保其能源安全的一大机遇。